話說某天齊宣王看到一個人牽著一頭發抖的牛,好奇一問,得知那頭牛即將被殺來取血,用來塗抹新鑄的鐘上(古代習俗)。

齊宣王不忍看到那頭牛害怕發抖的樣子,就勸人將牛放了,但是習俗還是要進行,所以他說了「那就用羊來代替吧!」(以羊易之的由來)

齊國的人民知道後,都笑他們的王說「牛很可憐,難道羊就不可憐嗎,我看應該是牛比較貴,所以才用羊代替的吧!....呵呵...」

不過倒是孟子知道這件事之後,反而非常高興,急著去面聖

孟子問:「大家流傳的這件事是真的嗎?」

王:「真的啊,我是看牛很可憐所以吩咐屬下用羊去代替,可是大家都誤解我了,以為我是因為牛比較大隻,所以換一隻小羊」

孟子說:「不忍心是仁義道德的開始,王您已經具備保民為王的條件,但是齊國人民百姓這麼多,你不可能每一個都看到,必須用相同心理設想人民百姓。百姓受保護,自然便會擁戴君主」

孟子一番解說,令齊王安心,不必深責自己,對百姓的指責也可交代。

 


編按:「如果你能看到可憐的人或生物,而憐憫他幫助他,那你已經具備最基本的人性,事實上看看現在的社會,那些殺人、搶劫、綁票的匪徒,有因為受害者求饒就放過他們的嗎?他們根本連最基本的人性都不具備,比這位齊宣王的還不如?至少他看到牛很可憐會放過他,不是嗎?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夜市 小霸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